//手机端跳转 if (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iPhone") > 0 || 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Android") > 0 || 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iPod") > 0) { var patt1 = new RegExp("[0-9]*_[0-9]*"); var url = patt1.exec(location.href); if (url != "") { self.location = "http://breadvfx.com"; } }
博物馆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以基本陈列为核心,不定期地规划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和多种专题教育活动★,以促进秦汉新城在地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展现博物馆的文化力量★★。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秦汉馆正式开馆,使得陕历博这座原本就在中国文博界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博物馆更加举足轻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端阳时节★★”精选院藏端午有关典藏,演绎夏季代表节日的端阳时节★★★;“看得见的红楼梦★★”通过小说中所涉具象之物,揭示贵族阶级精致的物质文化★★、作者身处时代宫廷流行“洋货”和物背后隐藏着的人物性格隐喻,以通过读“物★★”来读小说;“皇帝的移动花园:清代宫廷花卉画”则展出了清代宫廷留下的不同岁时节令的花卉画。
此外,书画、文物考古、非遗和工艺美术等都是苏博重点关注和呈现的展览主题。
此次展览为宋代花鸟画真迹最大规模的一次荟集★★,搜求汇聚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8家机构收藏的15件宋画真迹,既包括了李成★★、唐希雅、李迪和梁楷等名家作品★★★,也包括了《百花图卷》《果熟来禽图》等精彩佚名作品。
秦汉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的缘起、发展、贡献为宗旨的博物馆,旨在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为基础★★,以考古资料为实证★,重点展示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奠基作用。
2025年对于两岸故宫而言都属于★★★“高光”时刻,100周年院庆既是回望过去,也是为了更好出发★★。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发布的“故宫100+★★★”院庆特展将贯穿整个年份,唐宋名迹颜真卿行书《祭姪文稿》、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李公麟《五马图》、李氏《潇湘卧游图》将轮番亮相★★★。
隔着海峡★,台北故宫博物院时常给人一种★“身未动、心已远★”的遐想★,不仅因为文化上的亲近★★,空间上的隔离★★★,还有精心策划、别具一格的展览。202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方寸铭情★★★”“看得见的红楼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端阳时节”★“皇帝的移动花园★★★:清代宫廷花卉画★★”“公主驾到!清代文献中的公主身影”★“画语:会说故事的图画”等特展,鲜少全景式的宏大叙事,多的是对某一主题或历史剖面的聚焦★★;展览主题也多提炼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宫廷生活、文人生活、琴棋书画、四时节气等★★。
2024年,故宫博物院以★★“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收官。在即将迎来凌家滩遗址发现40周年之际举办这一展览,既是对这一重要考古遗址的再审视★★,同时也让观众得见凌家滩文化及其玉器的辉煌面貌。展览展出了来自国内五家考古文博机构的399件(套)重要文物★★★,种类涵盖玉石器、陶器★、骨器等,其中包括暗含丰富哲学思维的“刻图玉版”、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的设计灵感素材“重环玉璧”、承载新石器时代自然崇拜的“玉龟”等重要展品★,很多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凌家滩文化标志性文物玉人也是一口气集齐了四个★★★。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早在2019年,故宫也曾展出以良渚玉器为主题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是对史前玉文化的一次巡礼。
“前贤遗墨,片羽吉珍★★”★★。“尺素★★★”虽小,然则小中见大★。在纤薄的纸张里,或工整或飘逸的墨迹中★,若隐若现、呼之欲出的是隐藏在背后的一位又一位有个性、有喜怒、有情怀的人,是在“正襟危坐★★★”的传记和正史中难得见到的另一种细微的丰满和真实。
书法馆首秀将晋唐宋元国宝级作品汇聚一堂★,包括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等传世名品★,将展出原作及全部题跋★★★,绘画馆首轮展出五代徐熙《雪竹图》轴、五代董源《夏山图》★★、唐代孙位《高逸图》卷、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皆为美术史上珍罕名迹。设计上融合了书画特色和江南风格★★,如一些评论所言★★★,体现出了“江南文心”。
相较文物艺术本身,在卷帙浩繁的文献史料中梳理出一个脉络★★★,去勾勒一位历史上学人的一生是不容易的,清华艺博也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努力,从“独上高楼·王国维诞辰140周年纪念展”“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清华艺博立足自身定位,善用史料文献说话,讲述学人故事★,彰显其展览品格和人文情怀★★★。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为浙博95周年庆大展★,筹备了近两年★。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博士在多年研究基础上精心策划推出★★,从★★“追千古”“访山野”到“入画境★★”,展览分三个单元呈现宋画与自然的对话★★★。
2024年2月,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迎来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新馆与殷墟宗庙宫殿遗址隔洹水相望★★,将《诗经》中对商代★★★“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浪漫的想象形象化——以玄鸟为图腾★★★、以青铜为礼器★、以文字为记载★★,见证了三千多年前的商文明,以及传承。
2023年,浙江省博物馆完成了馆舍上的升级换代,以崭新之姿迎接往来观众★★。波澜不惊地度过2024年上半年,在岁末年初频繁上新重磅大展。11月展“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12月展“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2025年的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茶文化精品文物展★”也将于1月10日开幕。
建筑设计方面★★★,整个建筑以“地中之都 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展陈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深入阐释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和恢宏图景。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毗邻秦咸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博物馆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主持设计,建筑总体以北斗七星布局★★★,主馆区七座建筑各自相对独立且以廊道相连。博物馆现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39809㎡★★,展陈面积10362㎡,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
2024年,故宫有相当部分展览聚焦于文明的交流互鉴。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推出的特展“紫禁城与凡尔赛宫★★”聚焦17★★★、18世纪中法交流;2024年的开年大展“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聚焦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三大展览内容各异又相互关联。
2024年最“火爆”的现象级展览非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莫属,然而它的展期才进行到一半不到★★★,展览售出门票已达140万张,打破了1978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下的埃及文物全球巡展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也不断刷新上博单个特展文创销售额纪录,带动周边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系列消费持续升温,创造了国有博物馆办商业大展的诸多之最。年初★,上博还举办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作为上博东馆的开馆大展★★★,同样引发观众热潮。
2019年举办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包含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在内的北朝墓葬壁画的巅峰之作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今年5月开幕的“壁上万千——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首次集中展示了89件(15组)珍贵的山西宋金壁画及砖雕文物。山西宋金墓葬以砖砌仿木结构营造地下家园,以壁画★★★、砖雕构建未来图景,展览呈现了宋金壁画中的家园★★★、家庆、家风★★、家愿等主题。
与★★★“世界文明史★”系列相对应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系列★★”。2024年7月“中国古代文明”系列第二展——“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特展开幕,依托洛阳★★、苏州两地历年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通过“踏墟寻城★★★”“朝周问礼”★★“兴兵征伐”“万殊归一★★”四个主题单元,从城市考古★、礼乐、军事、融合等方面,梳理中原与吴地之间交融共生的发展脉络,再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历史进程★★★。
“古典的回响★★★: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绘画展”为苏州博物馆藏天下系列的首期★,展览以风格史为脉络★★★,反映和诠释了15-19世纪的文人画风格发展主线★★★,具体呈现跨越五个世纪的文人绘画历史。展出的全部60件/套展品都是来自溪客旧庐的收藏。
原殷墟博物馆建于2005年,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随着殷墟考古成果不断丰富,原馆难以满足保护展示需要。2020年11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工奠基。新馆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其外观设计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青铜装裹为形★★★,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要,形成具有殷墟文化内涵和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
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陶寺文化★★★”的命名地★★★,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1月12日,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新馆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所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位于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展出的230件(套)文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首次系统呈现约4000年前的陶寺文明。
历年的文物考古主题展如“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等聚焦中国不同区域文明。当前正在展出的“小国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展示了随州市博物馆所藏的羊子山噩侯墓全部青铜器及部分叶家山曾侯墓出土的青铜器。展览以约3000年前西周早期噩侯墓出土的神面四器为核心,按照青铜器的形态和功能,呈现了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和车马饰五大类别,全面展现了当时的经典礼器。
这其中,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大展”,创造了国有博物馆办商业大展的诸多之最,上博东馆书画馆作为新馆压轴亮相的展厅,给人“惊鸿一瞥”的深刻印象★★★。北京故宫博物院2024年推出“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以及多个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展览★★★;隔着海峡,台北故宫博物院时常给人一种“身未动、心已远★★★”的遐想,不仅因为文化上的亲近,空间上的隔离,还有精心策划、别具一格的展览。
“笔歌墨舞——故宫博物院绘画导赏”★“笔墨见真章——故宫博物院书法导赏”★★“翰墨空间”★★“巨幅名作 (2024-I)★” “国宝聚焦”则属于常设展,不定时轮换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特色馆藏,贯穿全年,这些常展往往小而精,像一出出精心策划的连续剧集。
除了盘活馆藏墓葬壁画资源★,作为文物大省的山西,一直将视线投向考古、文物、古建保护领域,“巴从西南来——巴人的历史与文化特展”通过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服饰等各类文物近160件讲述巴人的文化与历史;“此湘有礼——湖南青铜艺术展”以诸多文物珍品★★★,开启湖南青铜艺术的盛宴。2025年开年首展★“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汇聚16家考古文博机构的206组重量级文物,展现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
除了特展,黄宾虹艺术馆、《金石书画》等都属于浙博定期更换的常设展或专题系列展★★,展品重磅,学术性、可看性都很强。《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七期专题呈现了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善本碑帖,展出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20种,故宫博物院藏善本碑帖14种,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胜芳王氏本)为近百年来首度与世人见面。
殷墟博物馆新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呈现商文明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24年是龙年,上博要刮文化的★★★“龙卷风”。年初,上博馆长的一句话开启了上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年份★★★。
即将重磅呈献的2025年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茶文化精品文物展”由7个空间构成茶文化★★★“艺”境,宋代与清代对照★,古典审美与当代审美相映★★,展现中国茶文化发展两大黄金时期的饮茶风貌★、人文精神、审美高度★、艺术成就。
克劳德·莫奈(1840-1926)吉维尼的干草堆1884年POLA美术馆藏
继“吴门四家★★”(2012-2015)★★、★★★“清代藏家”(2016-2019)两个系列学术特展后,苏州博物馆2023年开启了“近代大家”系列学术特展,继首展“太炎薪传:章炳麟与近代苏州”之后,2024年11月推出了“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作为“近代大家”系列学术特展的第二展。展览以近代名士、辛亥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为对象,展示其反帝保疆、宦海沉浮以及隐居苏州十余年访古留迹、修志刻书★、吴门交流、抗日后援的经历★。
回眸2024年这一年里的艺术瞬间★★,到底带来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澎湃艺术回望2024年国内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博物馆特展★★★,选取了十家博物馆代表,均可见策划之用心用力。
已连续举办了三期的“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于2024年9月迎来第四期的收官展★。从“庙堂仪范”、★★“林下风雅★★★”再到“众生百态★★★”,第四期终于将视角转到古代妇女,呈现女性题材的仕女画。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展览呈现出对女性主题的关注★★。
陶寺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中展出230件(套)珍贵文物,多璜联璧、彩绘蟠龙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骨质口簧等集中亮相★★,结合光影、数字化等技术,全景式展示陶寺遗址在城址规划营建、手工业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并为观众提供探索性思考空间★★。
上博最新官宣的展览计划中★★,2025年上博将开启20场特展★★,将重磅呈现“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和“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分别作为上博“对话世界”和“何以中国”系列的新展;精心策划的“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古犀珍献:明清犀角器展”“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 “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暂得之乐:暂得楼捐赠陶瓷展”“摩登华影:海派旗袍与百年时尚★”等新展也值得期待。
12月1日开幕的跨年特展“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是中国首个以★★★“投龙”为主题的特展★★★。展览由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担任总顾问,学术团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国内各研究机构★。展览前后历经十年,汇聚了全国40家收藏单位共计约230件(组)中国历代山川祭祀和投龙仪式文物。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展品为首次公开,不仅呈现全国投龙相关实物全貌★★,更涵括了最新考古与学术研究成果★,史无前例、堪称重磅。
2025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100周年院庆的“高光”时刻★★,它将为观众带来哪些惊喜?
苏州博物馆以★★★“立江南★★★、观世界★”为发展定位,其特展一直备受文化界关注★。在国内的博物馆中,苏博是较早有展览品牌意识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打造,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展览系列。
2024年5月,★★★“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特展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启幕。此次特展,是继古罗马和古希腊特展之后★★,苏州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的★★“世界文明史”系列展览的第三期。展览以亚述帝国全盛期的君主——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约公元前668–631在位)为核心人物,从他帝王★★★、军事家、学者★★、图书馆缔造者、猎狮勇士等多重角色切入,由他的传奇经历★,扩展至他的城★★、他的国、他的时代,生动呈现了一首激荡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王者史诗★★。
山西博物院馆藏丰厚,藏品50余万件,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来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馆藏墓葬壁画面积近1000平米,时代涵盖北朝、宋、元★、金、明和清,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国内博物馆墓葬壁画收藏中独树一帜★。
除了深耕传统,文化交流互鉴的西风也吹到了山西,山西博物院2025年的开年大展还包括★★★“理想与光荣——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展”★★,公元前3000年★★,在陶寺先民通过观象台去观测天地方圆时,遥远的地中海,西方文明之源的曙光也逐渐升起。展览通过134件(组)珍贵雕塑★★★,展现作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艺术★★,呈现古希腊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十月★,故宫推出了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如何驾驭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对于策展团队而言都是一次考验,理论体系、学术研究、器物支撑都成为决定展览成败的关键。展览开幕后收获不少好评,有相关评论称,该展★“ 让考古、度量衡制度、书画鉴定、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儒藏研究★★★、东亚文化交流★、清史★★、故宫学等学科最新成果熔于一炉★★,是难得的跨界能力★★。”
2024年7月19日,上海博物馆,观众在参观埃赫纳吞雕像★。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摄
近年来,山西博物院不断创新搬迁保护修复技术,深挖馆藏墓葬壁画的文化内涵,打造“壁上★★★”系列展览品牌,已相继推出了★“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壁上万千——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分别聚焦北朝和宋金时期壁画。
从年初,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启贯穿全年的三步走开放计划,直至12月正式宣告东馆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围绕全年开放进展和年度展览计划★,依次推出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展”,“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等特展;从2月东馆首个常设展“中国古代青铜馆”的开放,到11月最后一个重磅亮相的书画馆,上博10多个展厅的展陈依次向观众揭开面纱。临展和常设展各自绽放精彩。
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与陕历博秦汉馆在定位上各有侧重。陕西历史博物馆本馆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包含了秦汉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但比较概括,相当于秦汉时期的一个内容提要或大纲。秦汉馆则将这个★★★“大纲”细化,把一些细节完整地展示出来,比如作为陕历博秦汉馆基本陈列的“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互鉴等六方面,完整呈现秦汉时期整个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以及它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展览的展区分上下两层★,由序厅★、第一至六单元★★、尾厅8个部分组成,展线件(组)★★,其中包括汉代古船★★、先秦漆猪、错金杜虎符等珍贵文物★。
殷墟博物馆新馆和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是2024年新开放的两个展馆,前者全景式展现了商文明,后者深入阐释了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和恢宏图景★。此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博物馆等均各有其亮点。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通过手札、墨迹见人见物★★,兼具史料性与艺术性。
匠心打造的东馆全面建成开放成为2024年城中的一件文化盛事,馆舍处处彰显传统底蕴★★、现代审美和江南风格。上博东馆书画馆作为新馆压轴亮相的展厅,秉持了上博书画常设展“常办常新★、常展特办”的一贯理念,从书画史脉络的梳理到画史赫赫名迹的闪现,堪比一个书画特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界的翘楚和代表,在一些高校博物馆还徘徊在博物馆定位不明、藏品缺乏、“养在深闺”等累累困境之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其馆舍2016年落成开放以来,已经积累了数年的好口碑,每年以稳定数量的高品质展览持续输出,兼顾文物考古、中外近现代艺术★★、工艺美术以及对一些文史界学人的纪念等★★,其中也可见对手札★★、文献等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展品的偏爱★★。